麻花精品

您现在的位置:东台中学 >> 教研经纬>> 论文集锦>> 正文内容

文本解读:于无疑处生疑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22日 点击数:

                          文本解读:于无疑处生疑
                         麻花精品 胥照方224200

    谈及治学,北宋大理学家朱熹有名言:“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特别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与思维能力。
     就阅读教学而言,课堂的主要任务是对文本的解读。其关键是设疑,解疑,质疑和释疑。笔者认为,其最高境界当为: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思考,把思维引向深入,于无疑处生疑。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习惯与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基。
    下面结合苏教必修一的几个文本教学,谈一点个人的体会。
    1.“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这一句不有病吗?
    这一句出自郁达夫的散文《江南的冬景》(苏教必修一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作为名家名篇,历年来我们只是鉴赏,从未发现什么“问题”。但这一次就有学生提出:“它有病!”  这是一个以“非但……就是”作关联词的递进关系的复句。可让人不解的是后一句的递进“寒风也吹不倒的”,不仅没有“比前一个句子更进一层”,反而比前一句“野火烧不尽”从程度来看要轻得多。
    我们来分析一下文本
    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象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出。(《江南的冬景》)
    这段文字写的是“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然后举了长江一带的“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时也有时候会保持得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到“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于是才有了这一句。细品之"后,我们终于感觉到,作者这里要强调的正是江南“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的特点。为此,才举了“芦花”“乌桕”“小草”。从草的角度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共有的特点,人所共知的。而在江南,则不仅如此,而且还能即使到冬天,也总是“带点绿意”,因此才说“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才有了这样的“奇怪”的递进关系。
   2.写景能这样玩吗?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村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假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江南的冬景》)
    这一段写江南的雪,通常的方法是把它与老舍《济南的冬天》中写景的那一段进行比较阅读。但比较的结果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这段文字很不认同。
    “写景能这么玩吗?”有同学在下边议论。
   “这不是东拉西扯吗?”有同学窃窃私语。
    写景的最高境界是“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通俗地讲就是写活,写像。“活”是说写出来的东西不是死板的,而是活生生的,让人读了觉得有生命似的;“像”是说写得具体,细致,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写得真像那么回事。作者在这里借助古人的诗句,辅之"以自己丰富的想像,把难写之"景写活,写像。不仅如此,古诗文的引用还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彼时,江南,雪。这“雪”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时间从傍晚到早晨),情调全然不同。多角度的渲染,实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让我们领略到江南雪的无限魅力。这种写法,不仅高超,而且是有点小聪明劲了。体现了郁达夫那种“悠闲从容”“舒卷自如”的创作风格,与江南的冬天的意境正好吻合。
    3. “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句中的“呢”的有作用吗?
   老舍《想北平》中在对比了北平与巴黎的布置时这样写道:
   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
    我在课上把结尾换成“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让学生体味两种句式,两种味道。学生说感叹句表达的情感强烈。其实,这句话的奥妙还在于这个“呢”字。北平在街上能看见山,你巴黎看得见吗?一个看似无意无用的“呢”,却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老舍先生那孩子般的自豪之"气。这与文章结尾“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的强烈感叹,在感情上形成一贯之"气。一个“呢”,一个“呀”又很好地表现了老舍先生作为人民艺术家的那种质朴、纯真的语言魅力。

    4.用了几十年的《师说》,也会有错吗?
    韩愈《师说》是中学语文教材几十年来都选用了的名篇。新课程背景下,许多省市都有了自己的“实验教科书”。但基本每本都选了此文。而其中有一处标点,从人教版始,都犯了相同的错误。
    在文本第三段。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从引号运用的规范来说,加了冒号和双引号的为直接引用,而直接引用必须是引用原文,不能有任何篡改。对照《论语•述而》章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可以看出两者有明显的不同。一是《师说》韩愈在引用的时候多加了一个“则”,二是少了语助词“焉”。因此,只能算是间接引用,必须把冒号和双引号去掉。
    那么韩愈在引用时为什么要加一个“则”呢?很明显,这个“则”是“就”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几个人一起行走,中间就一定有我的老师。三人行(几个人同行)是一种假设,是一种或然,而后面产生的则是必然的结果。加了“则”以后语气变得更加坚决,肯定,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所以如此,作者是针对上文“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来的,把他们的丑俗无聊的嘴脸与圣人孔子进行鲜明的对比。两个“则”,一前一后,一反一正,相反相证。使善恶分明,主张有力。
    至于“焉”的拿掉,那是由于语境的不同。孔子是在和自己学生谈心的时候说这句话的,一个“焉”,使语气变得舒缓,温和,亲切。孔子的教学追求一种如沐春风各言而志的状态。因此,他和学生上课也是“循循善诱”“不悱不发”的,更不用说与学生作一般的交流了。而韩愈在《师说》中面对却是别样的情境。当时的士大夫们不仅不能尊师重道,而且对力行师道,大力提倡古文运动的韩愈竭尽讽刺打击之"能事。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这样的记载:“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以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面对这样的“对手”,我们的韩愈还能“温和”吗。
    由此,我们也可以感悟到本文在写作上的另一特色,那就是不光是说理,还带有强烈的感情。“这种感情是从反抗流俗的嘲笑来的”(周振甫《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出版社1997),整个是一篇锋芒棱角,有破有立的战斗檄文。
    5. “锲而不舍”之"“而”究竟该如何解读?
    荀子《劝学》中“锲而不舍”之"“而”的用法,苏教必修一二《高中古诗诗文学习指导》(江苏教育出版社)解释为“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许多资料也这么认为。《高中文言文全解一点通》(内蒙人民出版社 主编陈卫东)则解释为回避这一难题,只对前文“锲而舍之"”中的而作释:“连词,表转折”。
这两种说法究竟谁对?
    所谓顺承,是指前后两个动作行为是顺次发生的,换句话说,这样的“而”前后连接的是动词,而且在时间上有前后(先后)关系。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前后两个词语没有主次之"别,是在一个层次上的。而这里的“锲(意为‘刻’)”与“不舍(意为‘不停止’)”很显然没有时间上的先后之"分。
    解释为“转折”关系。这对前文“锲而舍之"”,从字面上讲说得通,但对“锲而不舍”又不行了。
    也有资料阐释为“修饰关系,译为就。”从字面上来看,好像是对的。“锲而不舍”翻译出来就是“不停地刻”;但后文“锲而舍之"”呢?
    表示修饰关系是指前面的词语是修饰后面的词语的,换句话说,这样的“而”前后连接的是不同的词语,简单说,修饰关系就是“状中”关系,也就是说,“而”前后连接的两个词语之"间是“状语”和“中心语”的关系。从逻辑关系上来看,前后两个词语有主次之"别,不是在一个层次上的,前面的附加成分,后面的是中心成分。而“锲而不舍”中“锲”和“舍”两个动作之"间很显然不是“状中”关系,没有主次之"别,因此,解释为“修饰关系”表面对,实际不对。
    两种皆不对。
    那么,究竟该怎么解呢?
    我们还是先来看而的用法,“而”在文言文中常用作连词,但连词的关系却有不同,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表并列,如“多~杂”。②表承接,如“取~代之"”。③表递进,如“~且”。④表转折,如“似是~非”。⑤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可以归入并列),如“浓~不烈”。⑥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⑦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再结合相关语境来分析就明了了。“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很显然,从整体来看是假设了两种不同的情况——“舍之"”和“不舍”,得出两种不同的结果——“朽木不折”和“金石可镂”,然后通过对比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学习须持之"以恒。 因此,此处的“而”应为表假设的连词。
    与此类似的如韩愈《十二郎文》中“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中的第一个“而”也表假设,“如果”的意思。全句意为:“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如果没有知觉,那我哀伤的时间也就不会长,而不哀伤的日子倒是无穷无尽啊!”
    探讨的过程中也有同志提出,第一个“锲而舍之"”的“而”表转折,第二个“锲而不舍”的“而”表并列。显然也是不妥的,因为它解释某一个词语的时候,脱离了整个语境,这在阅读理解中是犯的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上一篇:思想决定作文的境界[ 09-22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