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经纬
“3+齿”新高考与历史学科的创新教育浅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知识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是对旧知识的拥有,更重要的是对新知识的创造,创新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科研的战略目标。中国政府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纲领》中把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振兴基础教育的奋斗目标。在此基础上,国家教育部从去年起推出旨在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能力结构的要求,引导人才全面素质提高和创新人才培养的“3+齿”高考新方案。这一方案经广东试点后,今年起在江苏等四省进一步实施,两年后将在全国全面推广。新高考“3+齿”方案特别强调学科的渗透、交叉和综合,强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一方面注重基础学科即语、数、外叁科的能力考查,另一方面也注重“齿”科目即“政、史、地”和“理、化、生”综合能力的测试。综合卷的具体测试目标包括:①理解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能力;②综合运用知识的创新意识和能力;③体现基本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其测试内容非常广泛,包括:①了解基本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现象、规则、定律、规律的内容与意义;②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主要概念和结论;③能通过简单实验观察自然现象,较完整地描述社会现象;④能认识数据、公式、图形之"间的关系,能发现相同的自然现象之"间的区别,能把握不同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⑤能阅读、理解、选择、使用适当的资料,提取有效信息,说明和理解相关问题;⑥能通过数据、图表等把握事物的特征、规则和关系,应用所学知识对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多角度、多层面的描述;⑦能分析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变化发展的原因,透过现象把握本质;⑧能根据史实作出科学的、有效的判断、归纳、推理;⑨正确评价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⑩体现社会公正、经济繁荣、生态安全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显然,新的综合卷对学生的能力素质要求极高,只会教死书的教师和只会死读书的学生都将无法适应。中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新高考的核心是创新问题,是综合素质问题,是可持续发展问题,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是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教育就其类型而言有知识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管理创新主要解决目标与现状之"间的关系问题,技术创新主要解决知识如何应用以及现有技术如何更新换代的问题。传统教学的课堂结构过多地在是什么的问题上转圈,学生很难真切地进行历史情感体验,学生往往成为死记硬背的机器,不少学生对历史学科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严重影响了历史学科在中学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并制约着教学成绩的提高。因此,历史学科教学的变革主要取决于广大中学教师的自身努力。
历史学科特有的过去性很难用实验手段进行操作,因而我们只能借助于大量的文字素材来进行历史学习。中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是教材,而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与创新教育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历史材料的选取与历史结论的界定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因此广大中学教师热切期盼编制一套富有时代气息和创新精神的新教材。在此基础上,中学教师应大力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倡导引导启发式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走进历史殿堂,体验历史,感受历史氛围。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培养创造动机,引入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学生面对的是复杂性、竞争性、挑战性极强的社会,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价值取向和良好的个人品质,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迎接现实社会的挑战。历史学科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在学习中应当得到很多的乐趣,教师应当善于唤醒学生的创造欲望,通过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引导他们积极思维,主动创新,不怕错误,享受主动探索的乐趣,我们应当允许学生对历史问题有多样性的见解,打破由教师垄断课堂的局面。二、激活学生的创造兴趣,引导学生由表象到本质的认识升华。兴趣是探索的前提,教师应当抓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激活知识的内涵,延拓历史知识的存在空间,充分运用辩证思维、逻辑推理、因果联系和历史假设等思维方法,使学生由知识表层深入到认识深层,通过大量的历史表象,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属性,从而完成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一旦学生有了强烈的探索要求,就会在课堂上展示主体性的学习欲望,从而使课堂学习气氛更加活跃,叁、鼓励创造实践,激活学生的主动操作潜质,引导学生将若干历史材料进行编组加工,建立相关的历史情境,甚至更换教学角色,让学生参与组织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还应当引导并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一些有趣的历史问题研究,建立历史学科兴趣小组,教师可预先确定研究的课题,布置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搜集相关的历史材料,通过这种搜集材料,占有材料,研究材料的过程,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提高学习技能,体会学习的乐趣。教师还应当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学会学习。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指导者和设计者,应当通过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教学,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充分调动不同类型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活动中展示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创新倾向。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符合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时代要求,也符合新高考模式的选拔要求。要充分运用合作学习的学习模式,教师对学生热情、爱护,平等对待,对学生自始至终充满期待,尤其是对学习困难者备加关心,适时加以点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建构宽容他人、与人合作相处的人格。同时,必须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的高低,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树立对自己的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挥的独立的场所。当然,这就对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历史教师要有强烈的紧迫感和危机感,要不断钻研和学习历史专业知识,关注史学界最新研究动态,学习最新教育理论,大胆实践不断创新,不能仅做教书匠,更要做学者型的教师。教师应当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要观察周围的生活,社会的发展,要广泛涉猎各科文化知识,成为通才,只有教师素质的提高,才有可能真正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创新教育的目标才能从根本上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