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原音重现
从国内外的比较看,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得很好,但是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还比较缺乏。这应该引起我们深入的思考,也就是说我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应该说,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是为什么成效还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地探索和改革。
校长回应
国家督学、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
自由呼吸,需要打开“瓶颈”
李希贵的名字与多项教育改革联系在一起。他在担任山东省潍坊市教育局长时,积极推动校长职级制改革,取消中小学校长行政级别,使潍坊成为全国教育改革“热点地区”。两年前,年富力强的李希贵主动放弃行政级别,“空降”到北京市十一学校担任校长,续写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为20年后“做准备”
温总理在北京三十五中学的讲话,站得很高,看得很准。特别是对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及办学体制的论述,非常深刻。总理问,为什么素质教育强调了多年,到现在成效还不够明显?我想到了1988年《上海教育》杂志发表的那篇题为《素质教育是初中教育的新目标》的文章。从那时算起,素质教育的呼唤已在我国教育界回荡超过20年。时间真的很长了。
什么是素质?爱因斯坦曾说,当我们把学校里所学到的知识全都忘掉之"后,剩下来的才是素质。那么,我们的中小学教育到底应该给学生剩下什么呢?
我曾与同学们算了一笔人生与社会发展的账:从现在开始到40岁,还有20多年的时间。中小学教育要着眼于20年后,“为40岁做准备”,为学生留下终身受用的素质。如果我们的教师都站在这样的高度来备课、思考教案、研究每一节课,让学生学会看书,学会思考,形成对科学文化深深的依恋,我们的教育就可能提高一个层次,可能给学生留下最可宝贵的东西。
让学生“自由地呼吸”
学生是生龙活虎的、富有个性的。如果只用表现在纸面上、试卷上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只用一把尺子来丈量,必会忽略甚至扼杀多元化人才的个性。因此,维护和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是件很重要的工作。你不是喜欢踢足球吗?可以,但要来个约法三章,要正确处理训练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你不是喜欢书法吗?学校刚刚维修好的报告厅的牌子就让你题名,学校书法协会会长就让你当。你不是喜欢摄影吗?那就成立摄影协会,利用假日去采风。你不是喜欢演讲吗?那就搞“天天开放的辩论厅”,一个论题辩论一个星期。影响升学率了吗?没有。非但没有,反而促进了升学率的提高。
要注重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地呼吸”,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想法,同时创造条件让那些合理的想法得到推介、表彰、弘扬。我向全校学生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他们有问题可以随时与我进行沟通。我们十一学校有一个“校长有约,共进午餐”的活动,每天中午邀请七八位学生当面进行沟通,效果很好。
把录取权“还”给大学
很多家长都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但又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不得不靠分数考上一个好大学。要推行素质教育,借鉴国际社会成功的经验,就得把招生录取的权力“还”给大学。
目前,我国已有部分高校开始试行自主招生。可惜,还只有70多所,招生名额所占比例太小,最多也只占到5%—15%,对整个高中教育还没有产生根本性影响。
全国统考仍可以实行,但这个分数占多大比例,可交给高校自定,就像牛津、剑桥招生,统考分数只是一个参考依据,此外,学生的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成果、竞赛成绩、发表文章、发明创造等,应占据重要位置。因为,这些世界一流大学认识到,分数外的东西才能真正显示学生的素质。
素质教育改革到现在,瓶颈就是评价制度。只有把高考录取制度改革这个“瓶颈”打开,才能满盘皆活。 (记者杨明方采访整理)
名家建议
作家叶兆言:
满面春风?很难
苦中作乐?还行
叶兆言的祖父,正是中国的大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他本人现任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一九三七年的爱情》、《花影》等。今年52岁的叶兆言有个“80后”的女儿,中学时,女儿就作为国际交流学生在美国有了一年“小留学生”的经历。“父母应和孩子一起成长”,一直是叶兆言的教育理念,父女二人一同出版过《为女儿感动》等书。
我家附近是南京29中,早几年这里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没想到一段时间后升学考试的排名下来了,于是又往回收。现在,我晚上在附近散步,发现很多学生都面如菜色,内心不免有很大触动:孩子们究竟应该“面如菜色”还是“满面春风”?
我们在教育上的评价机制,还是以考试论英雄,这就决定了学校和大多数学生家长不敢轻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讲起来容易,但是考虑到孩子的未来,教育专家可以去冒险,家长是不敢冒这个险的。因为对于大多数平民来说,他本身没有多少优势与人竞争,如果孩子在选拔机制中不能占有优势,那么这个孩子可能就没有多大前途了。对于那些有实力送孩子出国学习的家庭来说,国内的评价机制已不那么重要,这些孩子自然可以轻松很多。所以,素质教育其实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
孩子的“面如菜色”,是孩子的无奈,更是家长的无奈。我相信,每一个孩子的家长必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春风拂面。但是,在考试面前,在孩子的未来面前,他们又不能不接受孩子的“面如菜色”。
有了这样的评价机制,有了这样的社会心理,我们的教育说到底还是一种应试教育。国内的孩子埋头苦读、考试,是他们学到了很多知识吗?不是!一个考上北大清华的孩子与一个考上一般学校的孩子相比,并非是前者比后者掌握的知识更多,而是他在考试中的竞争力更强。
一个人总要面对他所生存的时代。如果生于乱世,他基本是无书可读;而今天,年轻一代则是不仅有书读,而且有读不完的书。我生在一个无书可读的时代,很羡慕有书读,所以,我觉得有书读比没书读总要好得多。在当今时代,孩子们其实面临着这样的矛盾:他们要读的书实在太多,他们的知识看上去很丰富,但实际上又很不丰富,因为他们的知识是填鸭式的。所以,我们的孩子是课本知识(还不能说是书本知识)丰富,而实践能力、创造精神相对不足。
我平时接触到不少教育界的人士,他们确实有很多好的思路、好的观念。但是,这些都实现不了。为什么呢?因为它没有生存的土壤,有哪一个家长愿意用孩子的青春与未来去冒这个险呢?
再回过头来想问题,面对孩子那些读不完的书,家长自然无法解脱,但还是要把心态放平和些。我想,家长还是应该让自己的孩子尽自己最大努力去读书,不一定把目标定得太高,上北大清华的人数毕竟很少,同时也不要破罐子破摔,让孩子尽可能去苦中作乐好了。(记者申琳整理)
学生看法
“可乐男孩”薛枭:
长大再谈“素质”,晚了
18岁的薛枭,在汶川地震的废墟中被埋了80个小时,因获救时说的第一句话“我要喝可乐”逗乐了悲恸中的国人而名闻天下。在联系不上家人的情况下,他平静地为自己的截肢手术签字,坚强而乐观。如今,薛枭已是上海财经大学的大一新生,拒绝了家人陪读,从头开始学习用左手生活,还忙乎着参加各种大学活动。他说,“我太爱玩,不想让自己闲着。”
中学时,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我们都在学校里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考试、升学。这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有利也有弊,利在它可以监督学生认真学习,弊在它与传统科举制度有点相似。我们同学在一起常叹,也许只有实行了真正的素质教育,才可以尽快把我们培养成为“人”,而不是一台考试机器。
素质教育到底培养什么?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有社会道德,其次才是学习成绩。一个成绩好的学生,没有好的品德,就不是一个有素质的人。如果一个人成绩不好,而道德观念强,社会可能更会选择后者。所以,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更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素质教育要做得更好,应该从幼儿园和小学培养起,到中学以后知识技能的学习任务重,就有点儿晚了。大家都觉得我乐观、坚强,适应力强,这和我家庭教育影响有关。妈妈对我要求很严格,但父母都是豁达、乐观、不惧困难的人。我从初三起住校,养成了“遇到困难,只要勇敢面对、坚持下去,最后自己总能解决”的习惯。好的性格和习惯,应该是在很小时候养成的。所以,素质教育应该从早期教育、基础教育做起,而不是早早让小孩整天坐在教室里上课。
好的老师也非常重要。在中学和小学期间,凡是我喜欢的老师教的那门课,我就能学得不错。好的老师是能够和我们打成一片、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交流起来没有障碍的那种人。有了好老师,学生就会有求知的热情,即使压力大、功课多,也不会厌学。
我将来很想自己创业,成为一名像李嘉诚那样的公司家。我想,如果素质教育的结果,是让我们每个人能够做他想做的事,成为他想成为的人,就太好了。(记者姜泓冰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