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德性教育的重提与回归是中外教育文明传承的需要,也是时代现实的呼唤。语文学科在德性教育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课堂教学中,德性教育应内化为语文教师的一种自觉的教学意识,通过知识引领、情感熏陶和活动体验来实施。语文课堂德性教育实践中,知识引领、情感熏陶和活动体验相融共生,它们指向同一个目的——促进学生形成道德的价值观。德性教育永无止境,立足现在,通向未来。
【关键词】 德性教育 语文 德性教育的实施
德性,即道德品性,是体现人的尊严、实现人的价值不可缺少的一种内在素质。“德性是对自我的把握,但把握中的自我既对道德要求有一明澈的了解,同时,又能时刻激励个人不断地成就道德自我。”⑴学校德性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就是促进受教育者(学生)“明澈地了解”道德要求,“不断地成就”道德自我,形成健康的的心理,铸造健全的人格。
德性教育重提的必要性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曾说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德不孤,必有邻”“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2)。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德育是排在第一位的,孔子认为,明白道理是学习的最根本任务——“朝闻道,夕死可矣”(2),也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唐代文学家、教育家韩愈在他的散文名篇《师说》中提出了一个流传千古的着名观点:师者,所以传道受(授)业解惑也。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3)在中外教育史上,培育人的德性始终是教育的根本、核心、灵魂和第一目标。现在,我们重提德性教育,应该是人类教育文明传承的需要。
同时,德性教育的重提也是时代现实的呼唤,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承载着高考的重负,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对学生德性的要求远远低于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培养出来的学生有的缺乏应有的社会道德,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甚至人格扭曲变形;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物化原则、功利思想也阻滞了人们对德性和人格的追求,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往往触犯法律,背叛人民,危害社会。学校和社会两个方面的负面现实状况对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教育应回归教育的本真——教育的核心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道德品性的形成和不断完善,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语文之"于德性教育的独特作用
现代学校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背景下,学科教学是学校德性教育的主渠道,语文教学在学校德育中理应起着独特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4)“人文性”的本质即基于“人”的方方面面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文化,包括向外延展的“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也包括对内自省的“人与自己”;二是语文学科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文以载道”“文质彬彬”往往是语文教材文本选择的主要标准和重要原则,语文教材中很多的阅读文本都是长期积淀下来的人类思想文明的结晶,是高尚道德优化选择的结果,各个时代各个国家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能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自内在规定了语文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那就是体现“工具性”的“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与体现“人文性”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统一,即培养学生良好科学文化素质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统一。语文学科的资源优势从外部为语文教师的德性教育提供了充足的素材和充分的条件,使语文学科中德性教育的空间更为广阔,学生人格培养的内涵更为丰富;同时,也让语文教师的德性教育形式可以更含蓄、更自然、更艺术。
语文,让德性教育可以更有效、更精彩!
语文课堂教学中德性教育的实施
知识引领 德性教育应内化为语文教师的一种自觉教学意识,语文教师自己首先应该做一个有着较多德性知识和较高德性修养的人,一个虔诚的“卫道者”和高明的“传道士”。语文教师应该有着比学生更广阔的德性视野,更深刻的理性思维,能准确抽象归纳、生动形象演绎古今中外蕴涵着丰富德育资源的人文素材,能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生活的变迁不断赋予德育资源新的理解和活的功能,并合理科学地转化为学生正确的道德认知。
1.德性知识的归纳和演绎 德性教育应以知识和能力为载体,并在知识建构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实现,语文教师要善于并勤于引领学生将课堂教学素材进行必要、适当而自然的归纳和演绎。感性素材抽象化,文本阅读中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将素材的主要内容压缩成简洁精炼的格言隽语,譬如,教学《老王》,我们可以将骨瘦如柴的叁轮车夫的美德概括为“身残、家破、境窘的底层人令人尊敬、震撼的老实和善良”;教学《像山那样思考》,我们可以将文章意旨概括为“狼的一声深沉、骄傲的嗥叫启示我们‘像山那样思考’”;教学《一滴眼泪换一滴水》,透过伽西莫多的一滴眼泪换来了爱思梅拉达的一滴水的精彩细节,我们可以看到“在那黑暗的中世纪,人性在一刹那间超越了男和女、丑和美、坏和好,发散着迷人的光辉”。精炼的“格言隽语”犹如一盏盏明灯,照耀着学生的道德求索之"路,指引着他们走向光明。
理性话题形象化,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具体可感的故事、图片、视频等载体引导学生作发散联想,写读(观)后感,譬如,“逆境与人生”“磨难与成功”这样的作文话题,笔者提供了这样一个故事:
上帝有一天心血来潮,来到他所创造的土地上散步,看到麦子结实累累,感到非常开心。一位农夫看到上帝,说:“仁慈的上帝!在这五十年来,我没有一天停止过祈祷,祈祷年年不要有大风雨,不要有冰雹,不要干旱,不要有虫害,可是不论我怎么祈祷,总不能样样如愿。”上帝回答:“我创造世界,也创造了风雨,创造了干旱,创造了蝗虫与鸟雀,我创造了不能如你所愿的世界。”
农夫突然跪下来,吻着上帝的脚:“全能的主呀!您可不可以明年允诺我的请求,只要一年的时间,不要大风雨、不要烈日干旱、不要有虫害?”上帝说:“好吧,明年不管别人如何,一定如你所愿。”第二年,这位农夫的田地果然结出许多麦穗,因为没有任何狂风暴雨、烈日与灾害,麦穗比平常多了一倍还多,农夫兴奋不已。
可等收成的时候,奇特的事情发生了。农夫的麦穗里竟是瘪瘪的,没有什么籽粒。农夫含着眼泪跪下来,向上帝问道:“仁慈的主,这是怎么一回事,您是不是搞错了什么?”上帝说:“我没有搞错什么,因为你的麦子避开了所有的考验,麦子变得十分无能。对于一粒麦子,一些风雨是必要的,烈日更是必要的,甚至蝗虫也是必要的,因为他们可以唤醒麦子内在的灵魂。”
学生纷纷由“麦子的哲学”展开思考,提炼出“人生的通道,往往是穿越卑微、困境和风雨而产生的。”“人的灵魂和麦子的灵魂一样,需要经受考验,平凡者可以凭借考验,最先觉醒、最先锻炼、最先成熟,使自己变得伟大。”等观点,思维转换的训练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联想能力,又提升了学生的道德品质。
2.德性知识的创新和转化
德性知识的理解是相对的,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社会性,语文教师应能“随机应变”,创新见解,引导学生挖掘其中的积极意义。笔者在指导学生读《论语》时,读到孔子的一句名言:“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2)意思是说“君子庄重但不与别人争执,合群但不结党”,而现实生活中却存在各种不同的群体和党派,我国的执政党就是一个有着几千万党员的大群体,难道我们的共产党员都不是君子吗?传统政治道德和现实政治存在的“矛盾”给人生观和价值趋向正在形成而尚未完善的学生带来了困惑,这时候我们可以给出辩证而合理的解释,这里的“党”,除了有“结党”的意思外,它还含有偏私、袒护、包庇的意思;所谓不党,就是不偏袒不包庇,不因私利而结成小集团,这句话的道德力量就是教育人们不要“结党营私”,更不能“党同伐异”,与共产党人不谋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相通的——共产党的宗旨更具有先进性。德性知识的具有时代色彩的创新展示了语文教师“不僵化”的人格魅力,解除了学生的困惑,也一定会转化为他们融入社会、服务人民的热情。
情感熏陶
刘勰《文心雕龙》中指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5)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总是能伴随着一篇篇美文所蕴涵道德情感的跌宕而起伏着自己的感情,他会在课堂上,“多情善感”,“率性而为”,和学生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一起沉思,一起震撼。譬如,教学《陈情表》,他会和学生一起为作者所面对的“亲情如山”与“君恩似海”的两难境地中的心灵抉择而扼腕,他会和学生一起为“乌鸟私情,原乞终养”和“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孝忠挚情而垂泪;教学《赤壁赋》, 他会和学生一起跟随着苏东坡梦回赤壁,一起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儒家悲悯,一起思“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佛家禅语,一起做享“江上之"清风”,赏“山间之"明月”“遗世独立”“羽化登仙”的道家达人。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看不到德性教育的发生,却在潜移默化中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
活动体验 赫尔巴特将道德性格分为两个部分:主观和客观的。他说:“凡是他在这种自我观察中视为业己存在的那部分意愿,我们称之"为性格的客观部分,但是那种在自我观察中和随着自我观察刚刚产生的新的意愿,为与前一种相区别起见,必须称之"为性格的主观部分。”(3)无论是客观德性的强化还是主观德性的生成都应有学生的活动体验参与,增强德性形成的自觉性和内生性。丰富的课堂德育活动,会比一些反复灌输道德观念或社会意识的特定课程更能使学生养成健全的德性。生态体验论者认为,“一切道德教育只有以体验为基础时才是有意义的”“体验是道德教育本体”。(6)笔者在长期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感觉到有效的课堂德育活动体验应遵循叁个原则:1.语文味——语文学科教学的必然要求;2.生活性——内容应贴近生活,特别是学生的生活;3.通俗化——形式应让学生喜闻乐见,能激起他们参与的兴趣。
语文课堂德性教育活动体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文本型”,就是以课内或课外某一篇或多篇特定的阅读文本作为“引子”,引出相关德性话题,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譬如,教学《图片两组》,可以让学生对比阅读两组图片,就“战争与和平”的话题,相互交流面对图片的感受;还可以让学生课外搜集“战争与和平”题材的图片或照片,课堂举办“渴望和平、诅咒战争”图片展,选一幅自己认为最具震撼力的图片,向同学们作介绍,谈感受。另一类是“非文本型”,或者叫“随机型”,就是以生活中某个(些)时日或人事为载体,引出相关德性话题,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譬如,节日型 :可以以传统节日为“引子”, “中秋节”可以让学生“诵咏月古诗”“抒思乡怀人情”;“母亲节”可以让学生“送母亲一句话”“忆母亲一件事”;“国庆节”可以让学生观看爱国影片,进行主题演讲;人事型:可以就班级或学校中发生的一些常见而具有典型意义的人事,诸如男女生交往、过生日、偶像崇拜等,让学生展开讨论、辩论。
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寓教于乐的体验形式吸引了学生主体的积极参与,直观而生动的德育过程更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德性认知水平和道德活动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知识引领、情感熏陶和活动体验在语文课堂德性教育实践中并非是一个单向的“循序”过程,而是一个相融共生的“循环”系统,它们指向同一个目的——促进学生形成道德的价值观。
结语:德性教育——立足现在,通向未来
真正的修养不追求功利的目的,一如所有为了自我完善而作出的努力,本身便有意义。对于“德性”也即精神和心灵完善的追求,并非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它使人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因此,语文教师德性教育的神圣使命,“永远都在半道上,都与宇宙共振,生存于永恒之"中” (7),德性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探索永无止境,这种探索的目的不只在于提高这种或那种能力和本领,而更多地在于帮助学生找到现存生活的意义,正确认识过去,以融入自然与社会的大无畏精神走向未来。
德性教育,立足现在,通向未来的桥梁;精彩语文,让这座桥梁的根基更扎实、稳固!
参考文献:
(1)戴木才《论德性养成教育》(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0年第3期)
(2)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2)
(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李其龙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刘勰《文心雕龙》(辽宁:万卷出版公司,2008)
(6)刘惊铎、姚亚萍《生态体验:臻于美善境界的道德教育模式》
(《教育文摘周报》
(7)赫尔曼·黑塞《黑塞说书》(杨武能译 《读书》1990年第4期)